仓库人必会的3张预警表:搞定负、高、低库存

在在实际仓库管理中,部分ERP系统允许负库存(即库存数量为负值)的存在。这种机制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业务灵活性,应对紧急场景:

销售发货场景:当客户订单急需出货,但对应物料仍在运输途中(在途物资),系统允许先做销售出库,形成短暂负库存,待实物到库后冲正,确保客户交付不中断;

生产领料场景:若某物料临时短缺,但生产线不能停工,系统可通过负库存完成账面领料,维持生产连续性,后续补料后再平衡库存。

尽管负库存有助于业务运转,但如果长期未处理,将导致:

账实严重不符;

干扰MRP(物料需求计划) 的运算逻辑,造成采购或生产计划失真;

引发后续盘点差异、成本核算偏差等问题。

因此,仓管员必须每日监控并及时处理负库存记录,确保其处于可控、可追溯状态。

负库存新建一张工作表,并命名为“负库存”,复制对应的标题:{"存货编码","仓库名称","现存数量"},并在A2录入公式:

=SORT(FILTER(现存量!A2:C300000,现存量!C2:C300000<0),2)

公式解释:

筛选出“现存数量”小于0的所有记录,包含存货编码、仓库名称和负数数量,通过SORT按第二列(即“仓库名称”)进行升序排序,便于按仓库归类查看,提高排查效率,A2:C300000预留足够空间支持大数据量,实现动态扩展,避免频繁调整公。

管理建议与后续动作

每日检查:将“负库存”表纳入每日开班检查清单,确保无异常积压;

限期闭环:对每条负库存记录明确责任人和冲正时间(如:预计到货时间、补料时间);

设置预警:可结合条件格式高亮显示负库存,或通过邮件自动化工具发送每日提醒;

禁止长期挂账:超过3天未处理的负库存应发起异常通报,防止演变为账实差异

高库存仓仓库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,除了监控负库存外,还需重点关注高库存与低库存情况。这两类异常库存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占用、仓储效率以及生产连续性。

高库存:可能导致资金积压、物料呆滞、过期风险上升;

低库存:存在断料风险,可能引发停产或交付延迟。

需要注意的是,“高”与“低”并无绝对标准,其阈值需结合企业业务模式、采购周期、生产节奏等因素设定。例如:

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工厂,安全库存可能设定在数千以上;

而对于小批量精密制造企业,某些关键物料的库存低于10即为警戒状态。

本案例以高库存≥ 30,000、低库存 < 10(且大于0) 作为演示阈值,展示如何通过公式实现自动化预警。

一、低库存监控:防止断料风险

新建工作表,命名为:低库存

设置表头(A1:C1),并在 A2 单元格输入以下动态数组公式:

=SORT(FILTER(现存量!A2:C300000,(现存量!C2:C300000>0)*(现存量!C2:C300000<10)),3)

公式解释:

双条件筛选:筛选现存数量大于0且小于10的记录,排除负库存和零库存,聚焦“有货但不足”的风险物料

SORT: 按第三列(即“现存数量”)升序排序,数量越接近0排在越前面,便于优先处理最紧急物料

低库存同理,可新建名为“高库存”的工作表,在A2输入:

=SORT(FILTER(现存量!A2:C300000,现存量!C2:C300000>30000),3,-1)

函数解释:

筛选出“现存量”工作表中现存数量大于30000的所有记录。这里假设“现存量”的数据范围是从A2到C300000,其中第三列(即C列)代表现存数量。

将上述筛选出来的结果按照第三个字段(也就是现存数量)进行降序排序(因为排序顺序参数为-1),这样可以让库存量最大的项目显示在最前面。

通过这种方式,就可以自动生成一个包含所有高库存项目的列表,并且这些项目是根据其库存水平从高到低排序的。这有助于仓库管理者快速识别哪些物料可能存在积压风险,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,比如调整采购计划或者开展促销活动来减少库存压力。

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]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决赛结果_世界杯队伍 - yzxygq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